益生菌與人種有關係嗎?有台灣人適合的益生菌種嗎

很多人有一個疑問,益生菌是否有最適合哪一個族群食用?歐美的益生菌會不會不適合台灣人使用呢?

這個問題要回歸到益生菌是怎麼進到我們體內,然後益生菌要如何定殖在我們體內。

一般來說,人體的第一批益生菌(以及其他的好菌、壞菌、伺機性菌)是在生產、懷孕過程中,嬰兒的口鼻接觸到的體液所帶入的。此時最常見的就是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、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 、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a,接下來就是經由飲食、環境互動(恩...小嬰兒喜歡把東西放到嘴中也會補充菌菌唷)等方式,逐漸改變了腸胃道菌相。

那這些被吃到(或是偷偷搬入的)菌如果要在體內存活,就需要攝取營養。這些營養來源包含了人體所吃的食物、細胞的分泌物或代謝物等等。每一種菌都有自己喜歡的食物(細菌也是很挑食的)如果今天這種她們喜歡的食物不足,就會生長比較慢。此時其他比較偏好這類型食物的菌就會壯大,壓制不喜歡這些長不大的菌叢。

所以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,益生菌的選擇與族群有關嗎?事實上反而是因為族群的飲食、環境選擇了益生菌唷。在先前的研究已經指出了不同地區的人只要改變他們的飲食,就可以得到相似的菌相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如果你今天吃的菌是從喜歡吃蔬菜的人所篩選出來的益生菌,但你自己本身喜歡吃肉,那這株菌就比較難存活在你體內。目前台灣的人飲食早已經離開原先的傳統東方飲食,包容了各國的料理,歐美、東南亞、東北亞等,每一國料理的調味食材都不一樣。換句話說,目前只要你的飲食足夠讓益生菌好好存活下去,那哪一國所篩選出的益生菌其實都適合你的唷。跟你是哪一個人種就要吃哪一個人種所篩出來的菌關聯性較低

PS.好的益生菌食物,就是益生元啦。常見的包含膳食纖維、寡糖等。所以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,請記得提高自己的膳食纖維與寡糖類的攝取唷。

之後會導讀相關的文獻唷~請記得到時候觀看唷。有任何想法歡迎加入官方Line與小編聊聊~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